G20,毫無疑問杭州和馬云是焦點中的焦點。
我們國家目前,經濟的焦點聚焦在互聯網,這一點在杭州尤為突出,涌現出了阿里巴巴馬云等一批世界經濟的弄潮兒,無中生有造出了一個全球參與的購物狂歡節。信息經濟被列為杭州的一號工程,互聯網之風在杭州吹得正勁。以阿里巴巴、華三通信、海康威視為代表的智慧經濟,發展速度保持兩倍于GDP增幅,開啟了信息經濟的澎湃時代。
“2014兩岸企業家峰會”馬云表示,互聯網時代尚未真正到來,或者說互聯網才剛剛要開始;短短兩年的時間里互聯網營銷的浪潮已經證明了馬云的話,互聯網企業轉型已經席卷了全國。
在互聯網的春風中,我們來看一下網絡營銷在國家新常態下所彰顯的新思路
一、無移動,不營銷

今年被定義為O2O元年,巨頭們都瞄準了這塊蛋糕,巨頭都在這兒了,營銷人能缺席嗎?當然不會。現在,你的營銷陣地不在移動端、社交端露個面,估計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玩營銷的了,因為移動端的流量早超過了pc流量,訂單、交易服務等過去很重的模式都跑通了。還有一個原因,移動端跟PC比,一個最大的區別是移動距離消費場景更近,所以更受廣告主們的待見。
二、創意會越來越值錢!

一個好創意很值錢嗎?周末看《非誠勿擾》,中間插播一廣告,江蘇衛視拍出重金,在全國征集電視節目創意,凡入選且最終播出者,獎勵創意者100萬元!一個創意100萬元?好家伙,乍聽確實驚人!細想并不奇怪,《非誠勿擾》不就是一創意嗎?此節目每年單冠名費即高達2億元,區區一百萬,算得了什么?創意值錢,非自今日始。還以電視為例,近年來屢創收視新高的《中國好聲音》、《非誠勿擾》、《爸爸去哪兒》等,其創意全是電視臺以高價從國外買來!央視一套晚10點半弄了個《謝天謝地你來啦》,收視率并不咋的,版權也是出自外國。為何要買?您自個兒沒這本事,想不出來呀!
三、營銷越來越是情感、人性泛濫的時代

現在講營銷,你不打出情感牌,人家都笑你不懂營銷,當交互和互動成為營銷的考量時,用什么創意,設計何等走心的內容,讓受眾一起跟你嗨,那不是一個合格的營銷人。相信,2016年,營銷會越來越是情感、人性泛濫的時代。
可口可樂情感營銷案例《被圣誕老人遺忘的信》Coke Santa''s forgotten letters
0年前你給圣誕老人寫了封信, 40年后圣誕老人帶著信來拜訪你,你會如何反應? 可口可樂在巴西執行的“被圣誕老人遺忘的信”活動, 很感人。成人已經不那么在乎圣誕節了,圣誕老人幾乎失去了它的魔力。可口可樂卻要挑戰我們,為我們帶來關于圣誕的感動。
令成年人再次相信圣誕節的一個活動。她喚起了人們內心中最美好的回憶,并將其緊緊與可口可樂聯系在一起。可口可樂“打開幸福”。
四、社會化媒體營銷繼續忽悠吧

社會化媒體營銷,那是紅得發紫的角兒,營銷君看的數千個營銷案例里,不在里面整合點社會化媒體,那根本見不得人。但也有一點變化,對比之前,熱點事件遷移速度太快了,也就一天的生命,對營銷來說,這難度越來越大了。2016年,繼續忽悠吧,群嗨比自嗨好。
《瑯琊榜》之前,還有一部古裝劇熱映,就是《武媚娘傳奇》,當時范爺被剪胸后,武媚娘更加火了,武媚娘的妝容驚天地泣鬼神,識別度很高,天天P圖找準這個切入點點,借勢利用社會化媒體成功逆襲了一把。
社會化媒體的到來,使得傳播由“教堂式”演變為了“集市式”,每個草根用戶都擁有了自己的“嘴巴”,一傳十,十傳百,群眾的力量是驚人的!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網站追蹤對其品牌的評價,監測輿論情況。
五、內容營銷的重要性將勝過以往

一個好的營銷案例就是將一個好故事!越來越多的品牌熱衷于“講故事”,因為沒人愛聽大道理,但喜歡聽小故事。沒人喜歡硬生生的廣告,但我們并不反感各種故事植入。故事可以分享,容易調動情感共鳴,故事講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了內容營銷的成敗。
NewBalance講了一個李宗盛《致匠心》的故事,使其品牌格調又陡然升了一截...(來源:金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