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如果你的營銷還分傳統營銷和新營銷,還分線上和線下,還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那么你就OUT了!
你會發現,你所看到的所有營銷現象幾乎都是從線上看到的。換言之,即便你在線下與終端大動干戈,沒有線上傳播和發酵,不能刷爆朋友圈,你就等著用錢打水漂吧。
今兒先來看看2017年上半年有哪些令人深刻的營銷熱點事件,和你說說營銷傳播的新趨勢。
“軍裝照H5”刷爆10億朋友圈,僅僅是軍人情懷?
這個夏天,熱的不僅僅是天氣,不僅僅是《戰狼2》,不僅僅是中印對峙和沙場閱兵,更有一組你我都玩過的“軍裝照H5” !
7月29日,由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的《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H5頁面,由它所引發的全民曬“軍裝照”現象級事件,連騰訊官馬化騰這樣擁有龐大用戶群的互聯網大咖都“不淡定”了。據統計,截至8月18日,《軍裝照》H5瀏覽次數突破10.46億次。獨立訪客累計1.63億,一分鐘訪問人數峰值達117萬!!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傳播產品,一款H5產品瀏覽次數超過500萬,就已經是“爆款”,超過1億的非常罕見。而現在超過10億次的瀏覽量,極有可能創下“世界之最”。
如果發起單位人民日報是一個市場化運作的品牌,那么這個H5給它帶來的廣告收益,超過10億的硬廣告投放!如何做到的?
首先,這款H5激發了大眾的“軍人情懷”,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穿上軍裝的,虛擬的世界可以圓你的軍人夢,這就是營銷的精髓:販賣夢想和感情;這就是最高境界的場景營銷!
其次的出品方有國家背書,信任度高,大眾放心參與。
第三,H5火了之后出現了一場“小風波”,為后續發酵推波助瀾。網上出現了一些帖子稱,這個H5是冒充人民日報客戶端的網絡詐騙新手段,服務器位于加拿大,是為了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實施詐騙。后來人民日報出來辟謠,這一來一去,想不火都難了。
第四,分享和曬,是新時代傳播的標配。如果你的營銷內容不能讓受眾參與進來,并分享出去、曬曬某種感覺,根本就不具備火的特質!
長長長文案:如果只有地鐵沒有智能手機……
6月,某個文案的手一抖,仿佛全世界的文案都結結結結結結巴了……

6月初,芝麻信用在上海地鐵投放了一組長廣告,新意的形式很快在朋友圈刷刷刷刷刷刷屏,結果大家的都不好好寫文案了,開始連連擊動作啦。

想象一下,如果只有地鐵和路牌廣告,沒有朋友圈的瘋轉,這個廣告最多也只能吸引幾個路人的目光吧,看了之后估計還會罵一句“神經病”。所以,營銷傳播還分線上線下,還分傳統媒體新媒體的,你媽叫你回去補課啦。
搞一鏡到底百雀羚不是第一個,為何還是火?
其實早在2016年,網易的“2016娛樂圈畫傳”無論是在創意、手法、設計上都絲毫不亞于今年百雀羚這個一炮而紅的一鏡到底長圖。只是網易當時無意去大范圍推廣,也幾乎沒有用營銷號去運作。

5月,百雀羚憑借一組一鏡到底的神廣告刷遍朋友圈,一名1931年的老上海的摩登女郎,看似街頭漫步,實則是完成一項謀殺任務,萬萬沒想到最后神轉折廣告植入,才發現是來自百雀羚的廣告。于是造就了百雀羚在2017上半年的微信熱搜指數也達到了神話級的最高峰值!

之所以造成現象級的效應,一是創意精妙表現精彩,二是按節奏逐步推進,有周密的策劃;三是動用了相當不菲的成本去用大號推廣。有人說百雀羚的廣告叫好不叫座,轉化率極低。天啊,這些人的眼光也太淺了,不想和他說話!
最后提幾點線上營銷傳播的原則和技巧:
1、 不好玩的內容是傳播不起來;不會蹭熱點的傳播是做得很艱難的;人云亦云沒有新穎性的內容和形式不如不做。
2、 要擊中受眾的某根神經,使其“發神經”;
3、 一個現象級的營銷傳播是策劃出來的,又不僅僅是策劃出來的。
4、文案是靈魂,設計才是場景營銷的殺手。公司里的文案和設計師不能有效溝通的,建議你換人吧!或者交給專業公司去做。
(作者唐勇菊,品牌營銷實戰專家,深圳尚上策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尚上策新媒體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