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一頓飯的功夫,通過新媒體運營你可能名聲大噪,而更多人是默默無聞。品牌越來越透明,不學會和消費者對話,品牌就不可能抓緊粉絲形成效應。新技術概念越來越多,很多企業和品牌對于新技術的膜拜也只增不減,品牌也越來越焦慮,總擔心自己會被對手狠狠地甩在后頭。
知萌咨詢機構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趨勢報告》盤點了2017年引爆朋友圈的營銷案例,典型的如百雀羚1931長圖、“金拱門”事件、招商銀行“番茄炒蛋”、騰訊公益“一元購畫”公益營銷等案例,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年輕化(即使是老品牌也有年輕化腔調)、互動娛樂(讓所有的用戶都愿意參與,轉發和擴散)、內容化(一定有很好的可被傳播的內容)和跨界化(不簡單從行業或者自身消費者角度,而是融入大量的跨界元素)的特點。
傳統媒體時代的大創意+大媒介,并用“產品+渠道覆蓋”來驅動的時代已經結束,數字媒體時代的營銷,變成了“大創意+多媒介”、“小創意+多媒介”的形態。新媒體時代的營銷關鍵詞是“內容、體驗和互動”。內容為王是品牌亙古不變的話題,品牌需要堅持去持續輸出優質的內容,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和互動才能與消費者的關系更緊密。
總的來說,媒介環境變了,思考品牌創意的邏輯也變了。新媒體時代的品牌打造有三個“新”:
新的品牌定義,要會講故事
品牌要講出新的品牌故事,引領消費趨勢,創造“新消費主義”。消費升級時代下,每一個消費者對于生活細節都有著極致的追求,都希望消費產品更加有品質,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好,滿足功能到滿足情感,物理高價到心理溢價,追趕他人到彰顯自我,很多品牌都需要消費升級時代下新的品牌故事,品牌的“流行度”和“潮流度”變得越發重要,“精致”成為生活的日常。例如,小罐茶的“小罐茶,大師作”、樂純酸奶“每一口都像在舔蓋兒”、青島白啤全麥白啤“精釀心生活”等等,都在用新故事創造新消費主義。
新的話語體系,聚焦年輕人
品牌要重視年輕人,用“年輕態”的內容形態構建新的話語體系。年輕人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品牌要尊重年輕消費者的話語權,了解中國年輕人的消費特征,在年輕人中進行品牌文化滲透,讓年輕人參與創意和傳播。品牌需要退出不同平臺的子創意,去配合品牌創意的BIG IDEA,創造跨界、跨平臺的話題式和社交化內容。
新的傳播界面,取悅視覺時代
需要構建協同化的營銷新界面。不是技術干掉創意,而是創意提升技術的價值,從洞察到創意、技術、內容到媒介的協同,才是新媒體時代的創意的系統性邏輯。因此,掌握內容創意的人與掌握前沿技術的人,結合與消費者可以迅速建立連接的新媒介的結合,讓數字營銷變得更有穿透力。這不是一個隨便拿流量貼一張海報的傳播時代,任何一張海報,即便只是在朋友圈傳播,也要去思考場景、傳播對象、語境和傳播性。至于基于新技術的更豐富、新穎的傳播展示方式如H5、游戲、短視頻,在這個時代就更加重要了。(尚上策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