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場景營銷”并不是什么新玩法,而是一種思考方式。很多傳統意義上的場景營銷離我們很近,我們熟知的一些品牌,它們是場景營銷的大贏家,并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升級自己的營銷系統。
現在,國內各行各業的場景之爭其實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程度,特別是科技巨頭企業,不息一切代價在布局爭奪場景:
比如,小米在建立自己智能硬件系統的同時,不忘構建一個用戶能用小米手機進行各種操作的場景;騰訊游戲的成功,其重視社交場景與自身游戲的交互關聯很深;阿里則通過自己完善的生態服務構建螞蟻金融的支付全觸點場景。背后潛臺詞是培養用戶手機移動支付的習慣,核心是高頻場景。
“場景”在移動互聯網營銷中的應用(有別于傳統營銷4P),這里的場景不是簡單地等同于我們看到的銷售渠道,它其實是由人、地點、時間、需求、情緒等多個維度構建出來的一個小世界。
就像阿里巴巴特立獨行地打造“雙十一”購物節,不僅獲得了消費者的注意力和購買力,也獲得了大眾媒體的關注。企業在創造屬于自己的場景之后,可以很好地從場景事件中受益。
場景營銷,之所以在廣告營銷圈如此火爆,并不是手段有多么新穎,而是在于根本思路的轉變。
原有的零售思路,是提供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接口。既然購物需求是存在的,那么只需要針對目標群體,提供盡可能多、盡可能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就可以了。這時,營銷的思路是基于產品的,并不對消費行為進行思考。
而場景營銷核心思路,是提供商品與購買行為之間的接口。作為商家,不需要對消費者的全部需求進行考量,只需要提供滿足他們在一次具體行為中產生的需求就可以了。這時的營銷,可以用更少的單品,實現更高的購物頻次。
講的再多, 不如例子來的實際。
我們都知道公牛接線板是傳統工業時代的接線板中的王牌,品牌很牛,安全質量也沒有問題。大部分消費者群體在使用公牛接線板的過程中也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仔細調查,會發現很多細心而且孩子在五歲以下的媽媽,她們會用透明膠帶把公牛接線板的插孔封起來。因為孩子喜歡玩耍,好奇心強,有時候會用手指或金屬物體插入帶電插孔,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而小米插線板在組合插孔的結構上設計了插孔保護門,并形成雙孔聯動,只有同時兩極插入,保護門才能打開,非常有效地避免了孩子可能觸電的危險。
所以,當小米在互聯網上找到這樣一個媽媽群體,再結合這樣的使用場景,把產品賣點告訴她們,這樣的接線板賣的就會非常的好。

不難發現,在這個場景中,消費者需求共性非常強,他們的消費場景就是保護孩子安全。所以,小米所提供這個基于行為的商品就會非常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并購買。
所以,場景營銷的核心理念就在于:要把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從主動的計劃性購買,變成被動的沖動性購買;實現場景營銷,關鍵就在于制造或者把握一個能讓消費者順手購買的場景。
還有例如購物中心利用IP形象講故事,將人流量引進購物中心,設置多維度相關場景,將顧客代入到這樣一個IP的世界,更是通過縱線動線引導,將IP形象所帶來的體驗最大化。進而提升年輕人對于IP形象的喜好度和場景體驗感,從而將購物中心的良好形象根植IP粉絲心智,達到品牌營銷的目的。
比如,吾皇萬睡全國巡展,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各地展出。展覽每天吸引大量圍觀,有趣的互動設置引爆了各地的社交圈和媒體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