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品牌:互聯網+時代的品牌營造
互聯網+已經是一個很熱的話題,而如何加是很多企業的煩惱。無論是互聯網+生活服務,+硬件,還是+金融或地產,互聯網+令行業出現了新的顛覆,更體現了人--產品--服務的多維交互。決定傳播的影響力在每一位用戶或客戶手上,用戶或者客戶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買單取決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品牌的推廣只是為了讓產品或者服務獲得更大的關注度,從而讓客戶從了解到認知購買。未來,圍繞消費者的布局,特別是圍繞消費者黏度的布局一定是主流的商業競爭模式。而對應的品牌營銷From EMKT.com.cn又該有哪些戰略及布局的改變?品牌營銷又該如何進行溝通互動?
▎讓你的品牌會說話
互聯網+的品牌建設體現互動和聚合,回歸到產品和服務是否更好的滿足消費者以及更好的和消費者的溝通上。過去做品牌,更多是創意策劃和傳播,互聯網讓產品在市場、渠道和傳播上都發上了變化。而互聯網品牌的崛起,得益于互聯網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播的屬性。互聯網的碎片化更要求品牌自身會說話表達,這里我們稱為會說話的品牌(Talking Brand),需要利用社交群體說話以及各方面立體的展示品牌的內涵、并且需要很多信息來刺激客戶的感知,從而來建立品牌的形象。
▎互聯網+的品牌建設體現快捷扁平的聚合效應
較工業時代,互聯網時代對營銷產品的影響:由于聚合,產品再少,只要有需求,商業模式也能成立。過去,如果品種單一,盈利能力也就上不去,所以豐富產品的品種是過去企業做產品很明顯的一個品牌的特征。互聯網+時代作為一個物聯時代,產品通路發生改變。對比過去,傳統產業的產品一到批發通路就搞價格戰,品牌附加值就很難出來。而互聯網時代也更體現市場聚合、市場差異化為特征的長尾效應。互聯網思維就是用戶體驗至上、快捷扁平的聚合效應。過去,品牌推廣多是在傳統媒體上投放廣告,社會化媒體的出現,目標的群體性更明顯,體現了用戶為導向的快速聚合,讓推廣能更精準傳達給目標人群。
互聯網+意味著給消費者更多的便利和更優良的服務,滴滴、Uber、神州專車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出租車公司的服務模式,網絡預約可以更好的滿足多數居民的出行需求,在更好匹配供給和需求同時,也能更好的提高服務效率。它們代表著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叫其“共享經濟”。在強調互聯網+的時代,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比單打獨斗重要得多,一家企業從產品、服務到品牌,涉及設計、創新、物流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的要求,相互借力,集中更多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幫助解決用戶滿意度的核心問題。
▎直面客戶的應用場景建設
品牌建設很強調信任,直面客戶的應用場景建設更容易給客戶帶來信任。隨著互聯網將世界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種信息參差不齊的充斥在我們面前,在同質化的多品牌競爭時代,我們建立一個品牌也更多地希望得到別人的信任,希望自己的品牌更加值得信賴。事實上,隨著信息的流通越來越高效,碎片化時代品牌的信任也越來越難建設,所以品牌的建設更注重建立自身的品牌辨識度。互聯網+幫助我們直面客戶的應用場景,在建立感受--選擇--分享的過程中更強調參與,極致體驗帶來的應該是有價值的引人注目。無論是事件營銷,還是各種媒體廣告以及活動,反反復復的各種應用場景充斥在消費者眼中是為了加深消費者意識中對品牌的辨識度,從而形成有效的產品驅動。
“互聯網+”的來臨為中小微企業打開了一條營銷創新之路,要跟互聯網+掛鉤銜接,強調一個“設計思維”,也可以稱之為MarketingDesign,也就是說在互聯網+的設計過程中探索自己的模式,找到一種適合長期發展的模式,找到價值支撐,整合行業資源,相互借力,讓更多力量真正滿足或者更好的滿足人某種體驗或需求,在此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快捷扁平的聚合效應無限的擴張品牌的價值、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 作者: 李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