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出現,人們戲稱為消費降級。但是從總體市場看,消費升級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消費升級,是影響品牌營銷、廣告和新媒體玩法的最大背景之一。
除了由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市場需求從剛性需求過渡到彈性需求,也是消費升級的明顯特征。
曾經,人們在購買產品時很多時候都只考慮其產品的使用功能是否滿足需求,而現在將不僅僅考慮其使用價值,還要考慮產品本身能夠帶來的附加價值,如品牌,情感、價值等。甚至在某個時刻,產品的附加價值比其本身的使用價值更具購買力,如江小白、喜茶、喪茶等。
過去,企業研發商品的出發點是產品,生產我所擅長的產品,然后將產品銷售出去獲取利潤就可以了。隨著市場不斷演變,企業在研發生產商品不得不開始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不僅考慮產品的 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還要考慮消費者對于產品體驗,情感,服務等的需求。就如網易嚴選、小米手環一樣,只有從產品研發端開始就滿足消費者需求,后續的傳播及銷售就會順理成章。

看下衛龍,左圖的新包裝衛龍是適應買方市場,彈性需求,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產品,而右圖舊包裝則代表了適應賣方市場,剛性需求,以產品自身為核心的產品。

消費升級時代,企業主已不再處于絕對強勢地位。必須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主,并在品牌傳播和推廣中也需要從消費者出發。在這個時代,企業需要放下姿態,迎合消費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才可能在消費者心智中留下一席之地。
以內容引發興趣,激發情感,形成互動是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的必要策略。且看以下三個案例:
1、提供干貨,奧迪獲得超多網友點贊
在知乎這個知識型社區,奧迪以自黑的口氣講述車燈的歷史,奧迪車燈的歷史,以及奧迪車燈的工藝和科技,讓真正對這個知識點感興趣的人覺得大有所獲,并成功獲得超過 5000 的贊同。讓網友免費為品牌營銷,這是奧迪品牌營銷的方式。
2、創造IP,熊本熊成旅游消費新選擇
作為日本一個小縣,熊本縣本是一個不知名的縣;2011 年,途徑熊本縣的新干線將開通,縣政府為吸引旅客在熊本站下車,設計了一個熊本熊形象,并不斷進行推廣工,熊本熊不斷走入大眾視野,其萌寵的形象深受大眾喜愛,經歷大阪失蹤,腮紅遺失等事件后,熊本熊開始紅的發紫。熊本熊形象登場一年便為日本熊本縣帶來的經濟回報達 1244 億日元(約合 76 億元人民幣),而熊本熊對提升其品牌價值的貢獻更是不可估量。

3、販賣情感,喜茶、江小白獲用戶擁護
在消費升級,剛需購買逐漸消失的時代,每一個消費者的消費最終都與情感(三觀)相聯系,品牌的情感屬性是否與目標消費者的情感屬性一致,是決定消費者是否買單的因素。
喜茶不僅僅只提供奶茶的基本屬性“食”,它還提供了情感屬性“小資”,即中產階級式的消費體驗。再看江小白,不少人反應江小白口感并沒有很好,但卻因擊中了年輕人的情感而引發不少年輕人買單。江小白的主題瓶眾多,表達瓶,音樂瓶,文化瓶…… 總有一款可以擊中你的情感。(整理/尚上策營銷策劃)